亚洲天堂 开展2025-2026学年第一学期新开课教师试讲工作坊
为进一步锤炼教师教学基本功,筑牢课堂教学质量防线,亚洲天堂 于9月12日下午在亚洲天堂 南校园389栋405会议室,成功举办2025-2026学年第一学期新开课教师试讲工作坊。本次工作坊邀请黄寒砚教授、张传富副教授、孙蕾副教授组成专业评审小组,围绕课程设计、教学方法等维度,对 4 位教师的 5 门新开课程进行细致评议与针对性指导。

伍蔡伦教授以《通信原理实验》开启本次试讲篇章,将课程内容解构为 “课程实验” 与 “原理性实验课程” 两个层次:前者侧重与课堂理论知识的对应验证,帮助学生巩固基础;后者更注重系统化训练,引导学生从工程视角理解通信原理的实际应用,凸显 “应用性 + 系统化” 双重特点。

伍蔡伦教授试讲《通信原理实验》
评审组专家在评议中指出,课程设计逻辑清晰、目标明确,建议适当删减高难度实验内容,降低学生入门门槛,帮助更多学生在实践中建立信心,精准掌握核心实验技能。
许丹副教授试讲的《强化学习导论》以 “普及人工智能技术认知” 为核心目标,助力学生深化对强化学习的基础认知,包括其发展趋势、基本动机及实际场景应用价值。课程教学围绕两大板块展开:基础理论部分系统讲解强化学习核心概念、经典模型;算法实践部分通过案例演示,引导学生尝试简单算法的落地应用。

许丹副教授试讲《强化学习导论》
评审组专家认可课程定位与内容设计,建议优化考核方式与作业内容,调整课程难度梯度,助力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。
肖绍球教授的《微波技术与天线》采用 “理论课 + 仿真与测试实验课” 双轨设计:理论课系统梳理微波信号传输特性、天线设计原理等核心内容;实验课以实操为导向,带学生直观认识电磁波传播规律、天线辐射特性等抽象概念,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衔接。

肖绍球教授试讲《微波技术与天线》
针对课程设计,评审组充分肯定双轨设计的有效性,建议后续结合学生学习反馈优化课程内容配比,确保教学节奏贴合学生认知规律。
吴贺丰副教授此次试讲两门课程,均以 “技术落地与实践应用” 为核心导向:
《MATLAB 计算与仿真》:围绕 “MATLAB 程序设计及其计算仿真应用” 展开,特别注重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,助力解决实际技术问题。课程分为 “基础语法与应用”“AI 场景下的实践” 两部分,在夯实工具使用根基的同时,探索智能技术融合路径。

吴贺丰副教授试讲《MATLAB计算与仿真》
评审组考虑到课程实操性强的特点,建议提前优化实验室计算机资源配置,避免设备短缺或使用冲突,保障教学顺利开展。
《信息系统综合实践(Ⅱ)》:以 “信息系统全流程建设” 为主线,内容涵盖信息系统概念、网络多媒体信息检索与推荐系统、多模态生产技术与信息安全、智能交互信息系统等板块,覆盖从基础认知到前沿应用的关键环节。

吴贺丰副教授试讲《信息系统综合实践(Ⅱ)》
评审组认可课程内容的完整性与前沿性,建议减少理论讲解比重,增加趣味性教学内容,更贴合实践类课程的教学需求。
整场试讲严格遵循学校教务部试讲工作要求,评审小组从 “教学目标是否清晰、内容逻辑是否连贯、方法设计是否创新、育人目标是否落地” 四个维度,对每门课程进行逐一评议,既肯定优势亮点,也提出可落地的改进建议。经专家组综合评议,所有参评教师均顺利通过试讲考核,为新学期新开课程的高质量开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



专家组进行评议
本次试讲工作坊不仅是对新开课教师教学能力的全面检验,更搭建了全院教师交流教学经验、共享创新思路的重要平台。结合本次工作坊的成果与经验,未来学院将持续以教学质量提升为核心,进一步完善教师发展支持体系 —— 通过定期开展教学研讨、搭建课程资源共享平台、建立 “老带新” 教学帮扶机制等举措,为培养具备系统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提供有力保障。